《使命召唤13》揭示游戏年货化,玩家新鲜感消耗殆尽
作者:铭游手游网 发布时间:2025-05-17 03:29:50 阅读量:0

当一款游戏系列成为年度的期待,这不仅是对游戏品质的认可,更是玩家口味变迁的缩影。从家喻户晓的《FIFA》和《NBA 2K》到最新力作的《使命召唤》系列,无不彰显着玩家们的期待与热情。然而,尽管年货游戏已成为许多玩家的习惯,但每年一部新作,对于玩家来说,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?

年货为何层出不穷?

众多大厂热衷于年度获得政策,原因显而易见。这不仅有利于品牌价值的塑造,还能让游戏名长期活跃在玩家视野中,仅凭品牌效应就能保证较高的人气。相较于陌生的游戏品牌,这种累积的人气本身就是销量的重要保障。对于开发成本高昂的大作而言,这种品牌凝聚力至关重要。有多少玩家毫不犹豫地购买了《使命召唤》,问及原因,答案只有一个——因为那是《使命召唤》啊!

提到年货,不得不提《使命召唤》

此外,年货政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开发成本,尤其是宣传成本。有号召力的名字可以大幅降低宣发难度。对于《FIFA 17》和《NBA 2K17》这类年货体育游戏来说,更意味着省去了大量设计工序。许多基本玩法和功能只需简单调整,即可完全继承,而不会遭到玩家诟病。对于许多玩家而言,这类年货新作的最大意义不过是“更新数据”而已。

有人抨击体育类游戏一年一度的新作不过是“更新数据”

而且,即使是对于《使命召唤》和《刺客信条》这样的游戏,有时也能感觉到年货的紧迫感,导致大量元素被套用。例如,《大革命》和《枭雄》中大同小异的城市建筑,以及《使命召唤》几代大同小异的玩法手感,以至于有时对这类年货游戏的感觉也不过是“更新剧情”而已。除此之外,在玩法和体验上的变化真没多少。

年货在创新上的尴尬

玩家并非傻瓜,如果新年货与前作没有多少区别,虽然也不会立刻放弃购买,但被骗上几年后,一定不会再买账。大厂们培养一个年货品牌也不容易,还指着这个牌子长期盈利呢,通常也不会竭泽而渔般地乱出游戏。总会在前作基础上想法设法地加入一些新东西,给玩家一个购买的理由。

然而,对于同一题材,不断进行创新,不断加入新点子,谈何容易?你以为任天堂围着马里奥怎么做怎么好玩的本事是谁都能学的?特别是对于那些题材本身就狭窄的游戏来说,这种创新在年货上几部之后,恐怕就要开始尴尬了。接下来,我们就从今年几部代表性的年货出发,看看他们为了让年货出新,都做出了怎样的改变吧。

去年的《FIFA16》首次加入了“女足”,作为重要卖点大肆宣传,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!那么到了《FIFA17》的时候还能做什么呢?啊呀,好难,难道要像《实况17》一样不思进取,做些不明觉厉的系统微调吗?

不!这一次EA仍想要拿出一些显而易见的新玩意,来动摇那些徘徊在《实况》与《FIFA》之间的家伙。于是,《FIFA17》为足球游戏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玩法——剧情模式,对,就是在一款足球游戏里给你播一个电影!

《FIFA17》的这个剧情模式远非以前的“个人生涯”之类的模式,而是从一个球员的生活出发,全方位的去描绘一个球星的成长故事,过程中掺杂着兄弟情、母子情、人生迷茫、大起大落等桥段,并且有着高水准的动画表演,这些都是以前的足球游戏所没有的。

可以看到EA恐怕真是被逼急了,《FIFA》的求新确实非常不易,围绕一个球场所能做的已经不多了,从操作到拟真,都没多少修改的空间了,它们可是把摄影师都做到游戏里了!这次终于被逼着开始在体育游戏里插电影了,只不过这次的剧情模式还有很多不给力的地方,比赛结果无法与剧情挂钩,情节整体太短,算是为《FIFA18》的创新留了不少的空间,到时候一定会有个更强的剧情模式。